都市圈协同发展跨省调查报告(上):从物理聚合到价值共生
2025-04-18 06:33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不少新到长三角办的干部是带着“私心”来的。不过这“私心”,都是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计”。从断头路到机场、航道、港口,再到地铁一码通、省际收费站,几乎每一个事项都伴随着“争论”。机构设立的前几个月,各地带来195项诉求,最终有180多项纳入首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表面看似对立的观点交锋,实则是利益相关方构建协同关系的动态协商机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区域人文经济地理研究室主任陈雯回忆起当初长三角办的吵架场面仍记忆深刻。“争论会让信息充分沟通,制定合理的政策,完善利益分配。”
都市圈发展,重在协同。
长三角三省一市形成这样的区域合作机制:上下联动、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各负其责。每年轮值举办主要领导座谈会;接续编制“三年行动计划”,滚动编制实施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合作事项清单;成立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设15个专题合作组,发挥协调三省一市抓落实的枢纽作用。
成渝建立的是多层次常态化协调机制:决策层每半年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聚焦一个主题集中研究决定合作重大事项;协调层建立副省市领导协调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推进合作事项;执行层组建联合办公室,动态调整设立交通、产业等22个专项工作组,形成闭环落实工作体系。此外,每年双方互派100名年轻干部挂职交流。
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区新型功能区。
都市圈协同,首先解决需共同做、必须做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