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卖“假名牌”被判缓刑!即墨法院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2025-04-25 13:50 大众网
此类犯罪不仅直接侵害商标权利人的知识产权,稀释品牌的市场价值,甚至可能会通过“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扰乱市场资源配置,削弱企业创新积极性。法院通过刑事裁判对制假售假行为的严厉惩治,既是对刑法第214条等法律条文的刚性执行,也是对“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法治理念的实践诠释。
承办法官:张豪杰
商标玩“换向”套路?不允许!
案情简介
甜维你(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甜维你公司)为小熊系列商标权利人,该系列商标包含多种小熊图片。该品牌在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某商行在其抖音店铺销售带有小熊水洗标的服装,甜维你公司以侵犯其商标权为由将某商行诉至即墨法院。
裁判结果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控侵权商品为服装,与案涉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属于同一种商品。被控侵权服装上印有标识中的头戴蝴蝶结熊头和头戴棒球帽熊头,与甜维你公司注册商标相比,仅棒球帽方向以及熊头方向不同,构成近似。根据原告甜维你公司提交的相关证据,可以证明其案涉注册商标通过实际使用获得了一定知名度。由于被诉侵权标识与案涉商标构成近似商标,在相关公众施以一般注意力的情况下,容易引起混淆或误认,构成对原告甜维你公司上述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因此,被告某商行未经许可,擅自生产、销售被控侵权商品,构成对甜维你公司案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应依法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