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卖“假名牌”被判缓刑!即墨法院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2025-04-25 13:50 大众网
承办法官多次组织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为李某某分析了其侵权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耐心释法析理,从情理法多角度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李某某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原告也被李某某的遭遇和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所打动,表示愿意发扬企业家精神,在法律的框架内,支持李某某自力更生,欢迎李某某加盟其品牌,并在今后销售过程向李某某提供技术及资金支持。最终天津市某服务中心同意李某某一次性向其支付经济损失和相关费用开支共计1万元,李某某当庭履行,原告撤诉,该案圆满化解。李某某向法官与天津市某服务中心真诚道谢,表示今后一定会多学习法律知识,依法经营,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典型意义
鼓励诚实竞争、遏制仿冒搭车行为,强化对品牌的保护力度,有利于保护创新精神。本案通过调解,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实现了纠纷实质性化解,也向社会传递了尊重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主旋律,为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承办法官:解文超
责编:侯祥家
审签:李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