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修船所到造船巨头,山东以巨轮为尺丈量中国造船全球疆界

2025-07-13 07:02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北海造船民船中心总经理、船研所所长张成舜至今记忆犹新:“这艘船让世界看到了北海造船的技术水平。”

  那时候,北海造船人真正意识到:“我们也能造出世界一流的船!”

  第一船的成功,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

  很快,当时世界上最大吨位的40万吨矿砂船也在北海造船诞生。

  世界各地的知名船东慕名而来,比利时CMB、日本MOL、韩国H-Line、新加坡EPS等在这里下了订单。

  “我们离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造船强国,终于不是那么遥远了!”鲍会勇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心理的突破!凭借这股劲头,北海造船在更广阔的领域施展拳脚,加速向高端市场迈进。

  从最初的18万吨散货船,到后来的21万吨、25万吨、32.5万吨、40万吨散货船,近年来又新增了大型油轮、集装箱船、养殖工船、特种船艇等船型,北海造船产品体系越来越丰富完善。

  如今,北海造船不仅大型散货船接单量持续“霸榜”,手持订单量稳居全球首位,更是实现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能修也能造”,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

  今年上半年,北海造船完成开工9艘、铺底9艘、出坞9艘、试航11艘,交船12艘共50个大节点,半年交船数量与载重吨双双刷新历史纪录。

  在世界造船版图中,北海造船烙下了属于自己的鲜明印记。

  造船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条产业链的开关

  新冠疫情时,当国外船厂因断供停摆,海西湾的焊花从未熄灭——这就是全产业链的韧性

  造船业的周期就像海上的潮汐,有涨有落,高低起伏。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