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从修船所到造船巨头,山东以巨轮为尺丈量中国造船全球疆界

2025-07-13 07:02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曾经,我们为造出一艘大型散货船而欢欣鼓舞。今天,我们能建造世界上最先进的新能源船舶。明天,我们将继续引领世界造船业的未来。”

  这就是北海造船的精神,逐梦深蓝,永不止步。

  山东的远航之梦,才刚刚起航。

  记者手记|强大制造业成就巨轮

  在北海造船采访,两种精神最打动我们,一是关于力量,二是关于责任。

  力量,体现在对产业链的托举与带动上。造船业作为“三密集”产业,其产业链之长、关联之广,决定了它的运行不仅是自身的发展,更是对上下游产业的引领。

  在北海造船的周边,这种力量具象化为一张紧密的产业网:船舶建造需要大量钢材,在山东省内就能找到稳定供应,双方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默契;曲轴生产企业、船舶发动机生产企业等在海西湾内紧密联动,产业链各环节如齿轮般精准咬合。

  即便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动荡时,这里的生产也未中断。这正是完整产业链展现出的强大韧性,是制造业在关键时刻“稳大盘”的强大力量。

  责任,在于对时代机遇的把握与对未来趋势的引领。

  当全球航运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当“净零排放”成为国际共识,造船业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此时,以北海造船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没有选择观望或跟跑,而是主动布局、积极研发。

  从LNG双燃料船到甲醇、氨双燃料船,从单一船型到形成绿色船型“矩阵”,每一步都走在行业变革的前沿。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