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竞逐邮轮经济,青岛塑造“全能型选手”

2025-08-08 07:06   青岛日报

  上游突破维修技术瓶颈,中游培育本土运营品牌,下游完善目的地服务配套

  竞逐邮轮经济,青岛塑造“全能型选手”

  这个夏天,青岛邮轮市场热力全开。“蓝梦之歌”号以9个航次的密集排布,打破了往日青岛暑期邮轮市场的沉寂。

  消费端的火热,只是青岛邮轮向全产业链进军的底层支撑。作为“漂浮在水上的黄金产业”,邮轮经济的魅力不仅在于甲板上的欢声笑语,更在于其惊人的全产业链乘数效应。行业研究显示,从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到配套服务,每艘邮轮的投资带动比高达1:14,到2035年,中国邮轮经济贡献值预计将达5500亿元。

  庞大的市场背后,是产业链加速变革驱动使然。过去,我国在邮轮产业链条中主要扮演“消费者”角色。如今,随着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运营,华夏邮轮、上海蓝梦邮轮、天津东方邮轮等本土邮轮公司崛起,我国开始从“买船坐船”向“造船运营”全链条进阶,迎来邮轮产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十年。

  在产业变革的关键期,青岛正在下一盘大棋:上游突破维修技术瓶颈,中游培育本土运营品牌,下游完善目的地服务配套,一个“修造—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在胶州湾畔加速成型。

  当青岛“橘子海”传来邮轮起航的汽笛,这是游客探梦深蓝的欢歌,也是青岛竞逐邮轮经济的产业宣言。

  上游:实现关键环节卡位

  在全球造船业,大型邮轮、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被誉为“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其中,邮轮研制作为高度系统化、集成化的“巨系统工程”,被我国造船人视为最璀璨也最难摘取的那一颗。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