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托管服务“穿马甲”,暑期一些地方学科培训“隐蔽作业”

2025-08-11 09:36   中国青年报

  聚焦

  自习室里不“自习” 托管服务“穿马甲”

  暑期一些地方学科培训“隐蔽作业”

  8月初,家住北方某大城市的大学生王世涛,想利用暑假搭建论文框架,便准备找个安静的自习室。他用手机检索到了附近一家营业的自习室,不过,让王世涛稍感意外的是,这里并不安静:门外贴着很多醒目亮眼的海报,海报上的内容除了自习还有托管和素质培养等,站在楼道里就能听到从里面传出的英语单词朗读声。

  更让王世涛意外的是,推开磨砂玻璃门,往常供一个人使用的隔间里,挤进了三四个学生,有的甚至多达五人,一位年轻老师正在给这些孩子讲英语。

  显然,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培训在这家自习室里悄悄地进行着。

  学习要张弛有度。暑假本是中小学生放松身心、调整节奏的最佳时机,不过,暑假往往被赋予了“弯道超车”的功能,以至出现过多的学科类培训、过重的学业负担。

  为此,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个被称为“双减”的政策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之后多个配套政策和举措连续出台,在几年的“重拳出击”下,“野蛮”培训的校外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

  然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几年前那种满街都是培训机构的“盛况”已经看不到了,但针对中小学生的学科类培训依然存在,并更加隐蔽,披上了“自习室”“托管班”等外衣。

  自习室里不“自习”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