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托管服务“穿马甲”,暑期一些地方学科培训“隐蔽作业”

2025-08-11 09:36   中国青年报

  另外一种自习室则完全失去了“自习”的功能,这里,一边是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听写单词、抽查课文;另一边,初中生身旁堆放着厚厚的错题本。授课老师在电脑屏幕、课本、纸质资料间灵活切换,角落里的打印机“吞”下A4纸“吐”出中高考的模拟题目,还有被称为“班主任”的老师,一边在微信上对接家长和授课老师,一边负责给学生订饭……

  记者在一家自习室里遇到了开学即将升入小学六年级的晓萱。晓萱的父母工作很繁忙,暑假很难照顾她,于是就找了这家离家很近的自习室,在这里上课、写作业。

  “老师有没有资质,我们心里没底,至于环境,对比了好几家,有的甚至连隔板都没有呢。”晓萱的妈妈姜女士说。

  “双减”政策对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有着明确的资质要求,而且明确,“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

  记者在走访的这几家自习室内均没有看到相关公示内容。

  托管服务穿“马甲”

  除了藏在自习室里的课外班外,托管班是课外班的又一个“马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北方某大城市一机构外看到了“免费托管”的广告。

  8月上旬一个工作日的下午4点半,记者在“免费托管”广告附近看到了多位来接孩子的家长。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自己跟丈夫平时工作都比较忙,下班很晚,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四年级了,不想让孩子在家里“虚度时光”,就给他报了这个托管班,“至少有人看着写作业,总比在家玩手机强。”这位家长说。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