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在济贯通,解码黄河30米下的中国智慧

  8月17日,黄河济南段地下30米处,涂装着“麒麟”图案的“山河号”盾构机破壁而出,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贯通。当盾构机刀盘带着黄河泥沙露出真容时,中铁十四局项目现场负责人周祥在接收井旁激动地说:“11个月,我们创造了17米级盾构施工的世界新纪录。”

  水下挑战:

  穿越地上悬河与“地质迷宫”

  在施工中,“山河号”盾构机的挑战有不少。首先摆在施工团队面前的难题就是穿越地上悬河。

  “万里黄河自流入河南开始形成地上悬河。”周祥告诉记者,黄河到达济南泺口段,河床高出南岸城区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河床11.62米,是一条罕见的、水量巨大的地上悬河。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穿越“地上悬河”,是继“万里黄河第一隧”—黄河济泺路隧道后又一连接南北向的大通道,也是首条穿黄单洞双层盾构隧道。黄河的平均水位高于地表8米,隧道最低点位于河床下54米,最大水土压力6.5巴。“这相当于一个人手掌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周祥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这个难度就像在豆腐上绣花。

  “施工中的未知风险也有不少。”周祥透露,隧道施工是在地下环境中进行,即便有前期地质勘探,在实际掘进中前方会遇到哪些具体的地质难题、遭遇哪些不可控的地质灾害,也难以预料。尤其是“山河号”盾构机的开挖直径达17.5米,开挖面积达到240平方米,地质勘探覆盖的区域有限,不可控的未知区域增多,犹如“摸黑”前进。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