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6位专家重磅解读!大众日报今天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理论专题

2025-09-02 07:09   大众新闻客户端

  抗日战争爆发前,山东党组织并未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日军侵入山东后,在没有红色武装和红色政权为后盾的情况下,山东省委毅然决定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到1938年6月,山东党组织领导发动数十起抗日武装起义,抗日烽火燃遍山东全省。党领导下的山东抗日武装很快发展到4万余人,但要建立稳固的根据地,需要有主力部队作为骨干。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派兵去山东”。为贯彻“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战略决策,中央决定派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挺进山东。除主力部队入鲁作战外,山东人民抗日武装也由分散的游击队转变为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毛泽东曾在电报中指出,“它将成为坚持山东抗战的主力军。”1943年7月,山东境内再无国民党主力部队,山东党组织领导全省军民独立支撑抗战大局,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仅1945年,山东抗日根据地就牵制日、伪军30余万人,大大减轻了全国抗日战场的压力。到抗战胜利时,山东八路军数量达到27万人,占党领导人民军队总数的20.5%。民兵发展到50万人,占党领导民兵总数的19.2%。累计毙伤俘日、伪军53万人,占党领导人民军队歼敌总数的31%。

  山东是重要的战略支点,毛泽东曾在1942年7月给刘少奇的电报中强调,“山东实为转移的枢纽”。抗战胜利后,为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中央先后派往东北2万名干部、主力部队11万人,其中6000余名干部、主力部队7万人来自山东。山东还为东北配备3套省级领导班子,4万余名干部南下工作,为东北解放、全国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可靠经济支撑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