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落点·专题策划丨独家解读:山东如何绘就经略海洋新蓝图
2025-09-09 07:16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夯实生态本底,推进岸线与湿地系统修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决定了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把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当作海洋生态的“生命基座”,统筹开展系统修复和整体治理。必须严格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制度,坚决遏制新增硬质岸线,分类实施退围还滩、退养还湿、岸线生态化改造,构建完整的生态廊道。同时,以海绵岸线和韧性堤岸建设为重点,探索“工程修复+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模式,把生态工程与风险防控相统一,既恢复生态功能,又增强抵御灾害的能力。
聚焦源头治理,畅通陆海一体治理链条。海洋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陆海联动。要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治理,强化源头减排,推动农业减肥控药、雨污分流改造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陆源污染负荷;在过程环节,推动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工业园区清洁生产,实现清洁生产与循环利用并重;在末端,构建河口湿地缓冲带和湾区净化体系,形成“河—口—湾”联动治理格局。同时,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监测、考核、调度一体化运行,形成上下游联动、部门协同的整体合力。
强化制度供给,构建智慧监管新体系。高水平治理必须依靠制度保障。要推动从“项目治理”向“制度治理”转型,形成统一的制度标准,贯通规划审批、执法监管、评估考核等关键环节,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发展。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进数字化监管,建设“数字孪生海湾”,将各类监测数据和治理项目全面打通,形成实时监测、动态预警、精准治理的闭环体系。通过法治化与数字化的双重赋能,使治理真正走向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