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调查丨折腾了近3个月才收房,买法拍房是不是“趟雷”?
2025-09-14 10:04 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海振 记者 丛萍 报道
瑞联数科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法拍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法拍房挂牌与成交总量维持高位,成交率略有回升。法拍房,这个曾经跟“官司”“麻烦”绑定的陌生而遥远的名词,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为法拍房买家。
便宜是法拍房的最大优势,起拍价低于市场价20%-30%已成常态。然而,买受人想真正住进去却没那么容易——不少买家会遭遇“腾房”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在相关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的今天,买法拍房到底是“趟雷”还是捡漏?想要买下并真正拥有一套法拍房,需要过几关?海报新闻记者就此展开持续调查追踪。
一套房子省了好几十万
“便宜”成刚需族选择法拍房最大动力
一般来说,走到法拍这一步,被拍房产大多涉及债务纠纷。对于普通人来说,拿出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积蓄购买这样一套可能“有坑”的房子,首先要过的是心态这一关。
“资金有限,房子又是刚需,所以我们一家就选择了购买价格相对便宜的法拍房。”2024年3月前后,北京彭先生一家决定入手法拍房。
在那之后,彭先生开始关注法拍房相关信息。他相中的第一套法拍房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面积为98平方米,房子起拍价为230万元。彭先生报名参与竞拍,竞拍当天竞价很快达到了250万元,彭先生觉得价格有点高了,便退出了竞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