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时习之·理论专题 | 红色火种,生生不息!包心鉴、王传喜……各界共话“沂蒙精神代代传”

2025-09-16 07:04   大众新闻客户端

  四是加快发展数字产业。现代数字技术为沂蒙精神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解读和多层次的再创作提供了条件。可以出台鼓励沂蒙精神数字产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吸引国内外数字产业研发生产力量,围绕沂蒙精神开发数字化产品,促进沂蒙红色文化的二次创作,比如开发以沂蒙精神为内容的网游产品、动漫产品。例如优秀红色剧本杀游戏《刀鞘》,以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为背景,参与者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扮演共产党、军统和中统三大阵营的角色,深刻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沂蒙精神红色文化资源中不乏类似的题材,值得深度挖掘与开发。可以策划一批沂蒙精神重点传播项目,对著名博主、网络“大V”提供激励措施,鼓励其利用自媒体开展沂蒙精神传播。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力资源部原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实现革命精神与青年群体“双向奔赴”

  □ 冯彦娟

  “革命精神代代传”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与使命,然而,“代代传”在今天正遭遇数字时代的挑战。我们必须直面矛盾挑战,探寻创新路径,以期实现革命精神传承与当代青年的价值认同与双向奔赴。

  当前的传播工作与青年一代的接受习惯之间,存在几道显性的结构性矛盾,我将其归纳为“四大鸿沟”: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