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方力钧“观·近远” | 于历史处境中洞察“痛感”

2024-10-28 19:05   文化视界

1980年到1983年期间,方力钧曾在唐山的河北轻工业学校的陶瓷专业学习,也可以说陶瓷是他旧相识和老本行,多年来方力钧益陶瓷作为媒介的展览也时有展现。《2015》陶瓷作品方力钧的工艺流程是先将小块的聚丙烯方块抹上陶泥,上釉,堆成各种形状,然后直接进炉子去烧。这样烧制的结果当然就是形状大变。湿的陶泥在加热过程中膨胀,聚丙烯方块熔化,将所有的小方块粘合起来,而变成空心的陶瓷小块则开裂、变形,整个雕塑会在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区间缓慢地倒塌、变形、定形在某一个变化的瞬间。但方力钧的陶瓷创作首先是放下实用标准。符合方力钧对陶瓷的理想状态有一些关键词“薄、空、透、轻、精美、脆弱”。这些关键词对于方力钧来讲是“比较有痛感,比较敏感的方向”。“他对“痛感”的认识来自现实感,他喜欢做一点生意,交很多朋友,都是让自己保持“现实感”。对方力钧的印象常常是穿着普通的T恤,开着昌吉汽车奔驰在景德镇广阔的原野上。”合美术馆馆长黄立平曾谈及方力钧作品中的“痛感”时曾这样讲到。

方力钧瓷板画系列

“方力钧的瓷板画创作有他的脉络,他在河北唐山工艺美术学校读中专的时候,专业就是陶瓷。所以可以说陶瓷这个材料,就像童子工一般的熟悉。”杜曦云从艺术家方力钧从油画、水墨肖像到瓷板画的媒介材料变化,展看艺术家开辟新画种,新的材料的实验。在他看来对人性的关注,他对人的好奇,以及对人性在当下的时代、社会处境中的状态,与早期的绘画脉络一脉相承延续下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