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庆森 | 宜之诗碑照银河
2025-04-29 11:02 海曲风韵

牟宜之的革命生涯与诗词创作始终交织共生。他的诗,是枪林弹雨中的抒情,是铁窗岁月里的独白,更是灵魂深处永不褪色的赤子之歌。在胶东半岛转战期间,他写下“黄海洪波涌,崂山晓日横”的壮阔;在被贬谪至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的八年中,他以烟盒、纸片写诗明志,现存200余首诗作中,122首创作于此阶段,如《抒怀》《论作诗》等,以古典诗词形式痛斥时弊,被誉为“以一人之力为民族坚守文化尊严”,仍以“休言塞北无春到,总有冰消雪化时”抒发光明信念,这些诗句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格律之美,又注入了现代革命的雄浑气魄,堪称“新边塞诗”的典范。
由于战争年代条件所限,他的很多诗作已散失了。《牟宜之诗》收录了他从20岁的《少年行》到66岁去世前的《论作诗》,时间跨度46年,共179首诗。按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1957以前28首,1957年以后151首。他的作品大部分是身处逆境时哼吟的。
纵观牟老的诗,气势磅礴、豪情干云之句屡见不鲜。诗人做人襟怀坦荡,充满自信,不拐弯、不掩饰、不过于谦虚和假谦虚,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诗句:“经纶堪作帝王师”“空负胸中百万兵”“当年随手掷千金”“大漠孤芳偏自赏”“功高感物华”“吟罢静思石为玉,诗成喜见笔生花”等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