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工程师”,守护健康有了更多可能
2025-07-12 09:44 光明日报
此外,我们还与国内多家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开展合作,成立零磁医学联合验证中心,在38家医院投放50余台零磁医疗设备。依托合作医疗机构采集心脑磁元数据和临床数据,利用临床数据,构建心脑磁疾病诊断算法模型,开发临床疾病辅助诊断、疾病风险等系统,为零磁医学健康评估和疾病诊断标准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更精准
“医”有所呼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刘嘉琦
疾病的精准治疗,依赖于高效的用药方式。然而,现有的药物递送方式面临两大挑战:首先,传统的口服或者静脉输液的给药方式效率有限,大多是作用于全身,到达特定器官的药量可能不足初始药量的1%。其次,即使是现行的靶向性治疗也很难做到精准的靶向,一些药没有到达病灶区域,反而造成了正常器官的损伤,可能会引起非靶器官的毒副作用。例如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强,可能会造成掉头发、身体虚弱、心脏毒性等症状。
此外,我们面临的一个临床难题是,携带有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相关基因(BRCA1/2等)突变的女性,面临很高的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病风险。按照目前国内外指南,预防性切除可能是唯一降低相关风险的手段,但这对于女性来说,是个极大的身体创伤和心理负担。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局部更微创的干预降低肿瘤风险呢?这对于这部分高风险女性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福音。因此,开发精准、安全、高效的靶向器官药物递送技术,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核心要务之一。
“工”有所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工学院副院长 常凌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