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蹲点报道丨最年轻五亿吨大港的“新”与“变”
2025-05-22 06:58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码头上即将迎来更大变化。12台“瘦身成功”的国产轻量化轨道吊近期将在日照港亮相。“这是我们自主设计的港机设备,智能电控系统完全替代了进口电控系统。”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衍棣轻触平板电脑,3D模型即刻呈现:“我们创新采用复合结构设计,通过拉压杆与主梁协同受力,将主梁截面高度从3米压缩至2米,单台设备瘦身70吨,建造成本节省100万元以上,综合能耗降低15%左右。”
回忆起研发历程,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挂职)、科技研发部经理徐冠男感慨万千。当他带着需求寻求外部制造商合作时,听到最多的话是,“不可能,没有这样的先例,设计不了”。
外面的制造商干不了,就自己干!团队成员联合高校力量,经过百余次分析论证,反复修改优化方案,最终以复合结构设计实现整机自重降低20%以上。
一年来,跨部门跨端口创新团队自主攻克多个行业难题,完成23项技术突破。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军说,与一年前相比,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综合效率提升9.5%,自动化轨道吊设备故障率降低10%。
不仅如此,日照港的集装箱码头也用上了A-TOS系统,码头作业效率提升了23%,单机效率提升了11%,闸口通闸效率提升了30%,成功打破船舶昼夜装卸纪录,作业量较原纪录增长了12%。
每一次创新突破,都是对嘱托的深情回应。
立足国家所需,日照港发挥港口所能,因地制宜创新实践,改造升级步伐越迈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