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蹲点调查|住房“以旧换新”的N种解法

2025-08-18 06:43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房地产如生长在经济土壤上的一棵大树,根深链长,政策设计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政策“嫁接”,可以让“以旧换新”政策生长出促消费之外的“果实”。

  “干我们这行,租房最理想的不是这里。”北京市怀柔区,外卖骑手张家豪骑车路过乐园大街39号地块——位于怀柔科学城核心区域的长城青年社区一期项目。

  项目建成后,这里的1300套住房将以低租金模式,供应大学毕业生、企业员工及新市民群体,包括张家豪这样的外卖骑手。

  但骑手们有自己的考量:在怀柔,外卖订单量最集中的区域是龙山和泉河两个街道。理想的租住点应该在订单的热点区,而不是离城中心十公里开外。

  矛盾显而易见。怀柔集中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集中在怀柔科学城等周边城区,中心城区几乎一片空白,难以承接租房群体的需求。

  怀柔将化解保租房供需矛盾与“以旧换新”通盘考虑。

  7月14日,怀柔区启动为期一年的商品房“以旧换新”试点——以区属平台公司北京怀胜智慧城市运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怀胜)为主体,评估收购居民手中的二手住房用作保租房。

  此轮“收旧”范围,严格划定在龙山街道、泉河街道及怀柔镇,精准指向保租房的供需矛盾。未来,张家豪或将在中心城区拥有自己的家。

  同样是“收旧换新”,青岛在全市层面推广,需要考虑不同区县间的差别。

  比如,保租房有严格的面积限制,而平度、莱西等地住房面积普遍偏大,参照保租房标准收储,很多住房没法参与。为此,青岛扩大口径,把售出范畴扩大为保租房+长租房。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