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蹲点调查|住房“以旧换新”的N种解法

2025-08-18 06:43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探索一种避免政府大包大揽、激发物业权利人主动性的更新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考量,解决方案指向了“拆旧换新”。

  去年11月,9栋全部业主自掏腰包、自聘施工方拆除老楼,原址重建,成为长沙首个危房拆除重建全过程代建项目。

重建后的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侯家塘街道湘农桥社区二区9栋。

  成为“首个”,有赖于所涉各方的集体奔赴。

  政府层面,开辟政策通路,给予财政支持。2023年,长沙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危旧房屋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明确“原址、原面积、原高度、原使用性质”的“四原”重建原则,并对改造项目给予奖补资金。

  核算下来,9栋的重建费用为682万元,其中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给予补助资金31.96万元,危房改造奖补资金约223.2万元,余下的业主自行承担。按户型不同,每家出资16.6万元和22.5万元。9栋属于单位宿舍,意见很快统一起来——“拆旧换新”。

  几年来,9栋的居民代表曾联系过多家施工企业。但几百万元的小工程,谁也没放在眼里。有的企业口头同意,但手续要业主自己跑。有大企业亮出底线,“小于一个亿的项目,不接”。

  而随着行业承压,施工企业转型,小工程也有了实施的可能。

  最终,驻湘央企中铁城建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城建)签下了这笔“小订单”。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