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调查|住房“以旧换新”的N种解法
2025-08-18 06:43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23年住建部首次提出“好房子”概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好房子”写入其中,“好房子”国标正式实施。借“好房子”东风,各地纷纷开展高品质住宅制度框架搭建、理念普及和产品升级。
“好房子”到底长啥样?今年7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办公区一楼开放高品质未来人居空间体验馆,市民手机预约就能来这里沉浸式体验。
一进门,“归家模式”自动开启,灯光、电视、音乐、窗帘等设备逐个启用;电动衣柜一键变为步入式衣帽间,关闭时节省空间;老人房和卫生间设置传感器与紧急呼救按钮,实时监测睡眠、呼吸等健康状况,手机端也能接收查看……
83平方米的空间不大,却把智慧生活的新应用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对“好房子”了解的深入,调研团队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大面积、高层高、高价位,气派的入户大门,名贵的绿化植物,名字拗口的进口石材装饰……一些打着“好房子”名头的新建小区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豪宅”,令普通购房者望而却步。
难道只有花高价才能住上“好房子”?
“并非如此。”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研究院住房研究所所长孙莉认为,满足居民居住需求、提升生活品质,核心在于对居住本质的回归升级。
硬件方面,“好房子”体现在科学的规划设计、优质的建筑材料、完善的功能配套等多个维度,不是只有依托豪宅才能实现。
4年前,淄博市民刘欣雨搬入新家,这里既是国家级棚改项目,也是淄博“好房子”住宅的代表之一。小区里,千余平方米的游乐区供儿童玩耍嬉戏,城市书房、社区食堂面向居民开放,“比以前配套更完善、生活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