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灼见丨黄全愈:从AlphaGo看“完人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

2024-02-02 14:05   海报新闻

  阿尔法狗(AlphaGo)是Google DeepMind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据说,“人机大战”目前“狗狗”遍访人间高手,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仍落得孤独求败。“完人教育”、“全人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对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舶来品;但进行必要的比较和剖析,对理解素质教育、多元智能、五育教育等,大有裨益。

  一、“完人教育”vs.“全人教育”

  据说,“全人教育”源于欧洲、卢梭、罗杰斯……莫衷一是。当然,理念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但我认为,它应成型于70年代,由美国的隆·米勒正式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在身体、智力、知识、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完人教育”指古代西方城市的自由人应学习的基本知识。

  经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完人”指没有缺点或缺陷的人;至于“全人”,查无此“人”。我编撰的《商务馆学汉语字典》也包括“完人”:perfect person;但,“全人”亦查无此“人”。尽管《古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词条“全人”,但因在现代汉语中极其罕见,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才查无此“人”。

  “全人教育”显然是从Educating Whole Person或Whole Person Education硬“翻”成中文的。

  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提出Whole Person orHolistic Education的概念。有意思的是,在两个修饰语之间,加个“or(或)”——凸显它们代表不同概念,否则“or”是画蛇添足。翻成中文是“完人或全面发展的教育”。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