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运河驿站诗与明清社会文化———以新嘉驿女子题壁诗为例

2024-11-26 17:08   海报新闻

  会稽女子与王端淑虽然同样是北上远嫁,“适于燕客”,但婚后却是一个地位卓越,一个则卑微到了极点。闺秀出身的王端淑嫁为正妻,婚后仍可嗜书史,工笔墨,不事女红,甚至为丈夫张罗妾室。相较之下,同样“幼攻书史”的会稽女子却只能委身妾室,不仅不受丈夫待见,还要遭受正妻欺凌。这难免让人猜想到她的出身极有可能是一名“才妓”。

  所谓才妓,置身青楼,以艺娱人,其职业的特殊性造就了她们多才多艺的本领,往往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造诣非凡。若会稽女子果真“才妓”出身,那么其虽才高却嫁作人妾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

  《历代妇女著作考》中记载的自汉魏六朝至今的四千多名女性作家中明清时期就占了九成之多,而才妓占据其一席之地,是明清才女的典型代表。才妓群体的出现,可以从当时“养瘦马”的江南风俗略窥一斑。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载:“维扬居天地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而性情温柔,举止婉慧……扬人习以此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徼厚直,谓之‘瘦马’”。所谓“养瘦马”是指青楼买来幼女,教以歌舞书画,待其成年后再高价卖出,从中谋利。而这些所谓的“瘦马”长成后多被卖于富贵人家为妾。李渔在《风筝误·贺岁》中所写“倘若是蓬心不称如花貌,也教我金屋难藏没字碑”,就表达了当时社会对于“才女”的审美需求。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