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运河驿站诗与明清社会文化———以新嘉驿女子题壁诗为例

2024-11-26 17:08   海报新闻

  题壁诗不单单是个人的抒情诗,更是一个群体的共鸣诗,这点可以从大量的和诗中看出,宋蕙湘和王素音的题壁诗,均有和诗出现,且数量较多,本文所论的新嘉驿女子题壁诗的和者更是多达20余人。那么,女子题壁诗为何会有如此魅力呢?“怀才不遇的男性诗人,对与自己有着相似不幸人生的薄命佳人的命运,极易产生共鸣和同情”,合山究的论述切中肯綮。

  明末清初的女子题壁诗,反映了动乱时代以自身不幸遭遇痛诉战乱的“难妇”“难女”的离家之悲、流亡之苦,诗中尽是被乱兵所掠辗转于驿舍的悲恨以及流落天涯的辛酸。

  值得一提的是,会稽女子的新嘉驿女子题壁诗与上述被掠的“难妇”“难女”的题壁诗有所不同,它代表了另一种女子题壁诗的类型———“遇人不淑”,“所适非偶”。这种反映不幸情感遭遇的题壁诗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所以,新嘉驿女子题壁诗一被发现,就引起时人关注,被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和同命相连的女子争相唱和。

  明天启初年,诗人袁中道和钱谦益在北上途中发现了这组题在新嘉驿驿壁上的诗文,感其悲切,作诗以和,表达了对会稽女子的惋惜之情,使得会稽女子的新嘉驿题壁诗广为流传,和诗频出,一时间不知名的新嘉驿也成为有名的“文学圣地”。对新嘉驿女子题壁诗进行唱和的诗人,除男性之外还有一些女性。明代女子柔嘉就曾作诗《和会稽女子》,诗曰:“憔悴天涯对阿谁,若为多露独含悲。空怜子夜孤亭泪,尽作霜枫带雨垂。”同是天涯沦落人,柔嘉对于会稽女子的不幸遭遇深有同感,她想象着会稽女子驿壁题诗,不免孤亭落泪,连带着霜打的晚枫都跟着悲泣起来。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