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重回”文理分科?
2025-04-23 07:07 中国新闻周刊
湖南省是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学是省级示范高中。校长黄鸿明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新高考前,学校理科与文科学生比例大约为2:1,考生从2021届开始,选择物理的比例逐年上升,从74.1%增加至2027届的88.75%。他观察到,一些普通高中,物理与历史的选科比例更加均衡,有的出现多数学生选历史的情况。
造成这一差异,也与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有关。实行“3+1+2”模式的省份,2科“再选科目”将等级赋分。所谓等级赋分,即根据考生在某一选考科目中的原始分排序,按比例划分等级,并赋予相应分数。也就是说,考生的最终得分不仅取决于自身水平,还与同一选科群体中的竞争对手相关,普通高中的学生也在回避与示范高中的学生直接竞争。
辽宁省一所普通中学的校长对《中国新闻周刊》透露,师资和生源较差的学校通常会引导学生选择地理、政治等高分段学生较少选择的科目,以提升排名,在赋分机制下取得高于原始分的等级成绩。
师资是影响学生选科的一个重要因素。新高考模式下,要求高中实施走班教学,即学生不再有固定班级,而是根据自身的选科组合流动到不同教室上课。相较于“3+3”模式,“3+1+2”模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走班管理的复杂度,但对不少高中而言,落实走班仍有困难。
在吴佳所在的高中,“史生地”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选科组合,她被编入“史政地”班,其他同学上地理课时,她就到“物化生”班上生物课。与广东其他高中的同学交流中,吴佳发现,一些学校甚至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选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