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东汉地方士人思想心态的深度解析 ——读《济世与利己》

2025-07-17 14:39   大众新闻

  对王充仕宦经历的考证及其命论的解释,是知人的一个范例。作者考证发现:王充在扬州会稽郡一带历任县掾功曹(属于百石以下的少吏,主管同级属吏的任用、推荐、赏罚)、都尉府掾功曹(秩次为百石,主管同级属吏的任用、推荐、赏罚工作,地位颇高)、郡五官掾(为郡府属吏,署功曹及诸曹事,在郡府中的地位仅次于功曹,属于郡之右职,秩次为百石,常主祭祠,列于诸吏之首)、州从事(为刺史属吏,秩百石,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等职务,位居地方属吏的上层,但王充一心希望经察举进入中央朝廷,实现由地方属吏到朝廷命官的迁跃。王充的仕途,主要“卡”在了察举环节。当时影响察举的内外因素,包括个人学识、道德、才能,以及家庭出身、长吏好恶、乡里口碑等,王充在这些方面全无优势。加之,清高不合群等性格缺陷,缺少贵人相助,等等,致使他梦想破灭。仕宦经历推动了王充“命论”等思想的形成。王充认为,“命”由天自然而然地施气于人而形成,是一个源于偶然,具有必然性,又最终通过“偶然”实现的复杂结构。王充的命论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命对人生的绝对支配作用。王充将一切影响仕途的因素皆归于“命”,而完全排除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命的理论使王充在面对仕途不顺的现实时,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平衡。除了自我安慰,王充还以命的理论实现了对自身才华与品质的辩护,并以之为武器,批判其他虚假无验的观念、说法、现象,尤其是当时盛行的“天人感应”理论和鬼神信仰。可以说,作者对王充其人的深度探索,为成功解读其思想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