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军:仰望星空的“大师傅”
2025-07-31 19:02 “潍坊工会”微信公众号
2012年,公司推行装备自动化改造,一号工厂作先试先行。以前是修设备、改设备,现在要造设备,王树军有点犯难。第一件是“汽缸盖手铰自动化”项。王树军带着团队成员现场蹲点,每一个数据,一尺子一尺子地量;每一个零件,一遍一遍地验。用了近2个月时间,项目顺利完成。更难的任务纷至沓来。2014年,王树军和团队仅用10天时间,就成功改进国外进口双轴精镗床,解决了产品新工艺无刀具加工问题,节约购置资金60余万元。2016年,用了50天时间,主持完成了气缸盖两气门生产线向四气门生产线换型的改造,共改进设备15台套,累计节省采购成本724万元。2018年,用2个月时间,利用闲置装备成功搭建了缸盖复线,每天提升WP9H/10H产品产能40台,直接创经济效益120余万元。
“土方子”,一次次解决“洋难题”。
一次,集团新产品公司一台意大利英赛龙门五轴加工中心出现C轴滑环箱故障。这是个10多米高的庞然大物,仅故障部件Z轴部分就有10吨重,没有完备的资料及可借鉴的经验,联系厂家,答复可以现场维修,但周期需要一个月,另支付维修费130万元,备件费用另计。这台机器,停产一小时就造成近万元的损失。“王师傅,能干不?”集团制造部负责人找到王树军,“有啥不能的!”王树军毫不犹豫。说干就干,临时组成一支4人团队。前三天,除了拆卸设备,王树军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资料堆里。他明白,这一故障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将重达2吨的芯轴回装到与它只有0.01毫米间隙的10吨的Z轴部件里,还要确保原精度不变。对此,王树军破天荒地采用“垂直投影逆向复原法”,前后不到20天,一举攻克了这个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