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博文丨在笔意的铺扫和色墨的交集之下,山石云水再生出全新的视觉真实和美感
2024-11-13 16:33 文化视界
《登高看云低》2001年作 358cm×144cm
(三)从超现实性看孙博文山水画的现代转型
艺术史和哲学史告诉我们,古人画笔下的山川,不是作为物理实存的自然,而是作为概念而存在的“山水”。这是所有从传统起步的山水画家皆知的。那些在古代尚未被社会化的自然,其实是先人们寻找超越社会之外的场所。因此,山川作为“山水”在古代传统画家那里是被长期“想象”和“概念”化为超现实性的。
既然“山水”不是作为物理实存的自然,因此也就不是被观看的风景。欣赏者所有的观看和画家所有的形象表现,其实真正的目的在于提示人们超越这种形而下的“观看”和技术性的“表现”。也就是说,在山水(画)里,人们所有观看到的和画家所有想表现的,诸如浓淡干湿、笔意笔势等等,无论重彩华滋还是萧疏荒素,皆是为了证明其本身的有限和可尽,只是为了提示人们山水(画)背后包含着一个无限而无穷的存在,它是时间中的空间和空间中的时间,是一个自有而非他因的不断演化的存在,含有道的全部意义,即“道法自然”。而这含道之自然乃人无法完全理解和把握,因为它以空间中大地和天空、江河与湖海而显现,所以它不属于任何人,它是超越的。它又因为富有时间而超越了社会、历史和政治,所以它是不朽的。这就是传统哲学深刻影响下的水墨山水画的究竟。这也就是水墨山水画视觉弱化的根本。这是一把双刃剑。
《万壑竞春》2002年作 786cm×14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