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以时间为轴 以气候变化为主线 融合多学科交叉研究 构建“大考古观”下的中华文明探源新范式——东莞观音山筹办首届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观音山研讨会

2025-08-08 14:13   海报新闻

  为了更好地准备各项工作、力争取得更大的成果,组委会决定将首届研讨会改在2026年秋季举办。组委会表示,研讨会将致力于构建“大考古观”视野下的文明探源全新范式,这一开创性举措意义非凡,将为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添砖加瓦,更有望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坚实的考古实证,以翔实的理论为指引,争取改变现行有关教科书中关于中华文化起源时间与发展脉络模糊不清的传统认知,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强有力的客观依据。

  据介绍,研讨会将整合考古学、农牧发展学、古天文学、气候学、陶器学、冶金学、文字学、古建筑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语言学,以及动物学、植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资源,打破学科壁垒,搭建起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将从气候环境、基因谱系、考古发现、历史文献、语言演变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分专题深层次剖析中华文化的万年演进历程。无论是古气候环境对文明形成的塑造作用,还是古人类基因密码中隐藏的迁徙轨迹,抑或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都将成为重新书写中华文化万年历史的关键实证。通过这些跨学科的深入研究,将推动国际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华文化的起源时间,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筑牢学术根基,让中华文化万年的辉煌历史以更完整、准确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为未来面向全球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播构建更加科学的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