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以时间为轴 以气候变化为主线 融合多学科交叉研究 构建“大考古观”下的中华文明探源新范式——东莞观音山筹办首届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观音山研讨会

2025-08-08 14:13   海报新闻

  吴庆龙团队进一步指出,喇家遗址黄河南岸的边坡上,分布着多层黑色砂层,这些砂粒的母岩是积石峡东段特有的绿片岩(属于上寒武统化隆岩群),其矿物成分中含有独特的蓝闪石(一种高压变质矿物),通过同位素测年证实形成于4300年前,与地震堰塞湖溃决时间完全吻合。研究团队表示,这场溃坝洪水犹如一把通天巨斧,在黄土高原上劈开了新的河道,向下游奔涌2000多公里后,冲毁了黄河数千年来形成的天然河岸,致使沿途大约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泽国。多达160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短数日内倾泻而下,形成的洪流冲击力相当于10级以上台风的破坏力,最终迫使黄河改道至天津入海,对龙山文化晚期的社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原本繁华的聚落群消失殆尽,陶器风格出现明显断裂,人口数量锐减达60%以上。

猜你喜欢

热点新闻

{$loop_nu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