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为轴 以气候变化为主线 融合多学科交叉研究 构建“大考古观”下的中华文明探源新范式——东莞观音山筹办首届中华文化万年史探源观音山研讨会
2025-08-08 14:13 海报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时间节点,恰与传说中黄帝所在的时代相衔接。《山海经》中首次出现黄帝的记载,其形象与事迹多散见于早期文献,带有浓厚的传说色彩。目前来看,关于黄帝的具体生活年代、活动范围及“涿鹿中原”等事件的细节,仍缺乏明确的考古实证予以确证,也暂无直接材料可全盘否定其在历史记忆中的存在。这一阶段的文明图景与传说体系之间的关联,不妨留待考古学家们通过更多遗址发掘、器物分析与多学科研究去进一步厘清,在实证与传说的对照中探寻更贴近历史的答案。
该阶段为中华文明的快速发展与多元融合期。中华文明发展程度进一步提升,在农业、建筑、艺术、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文明之间交流频繁。在全球范围内,此时诸多文明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可惜的是,在将要来临的第四次大洪水中,仅有中华文明历经劫难,传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永远骄傲的底色。中华文明以其多元一体的格局和丰富的文明成果在世界文明之林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展现出独特魅力与强大活力。
4300年前气候异常期:第四次大洪水的劫难与文明新生